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
莫道明:互联网时代什么是真正的好教育?
更新时间:2019-04-19 点击数:300 

  青榄君说: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?10月6日,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南方周末,用一个整版对青榄教育创始人莫道明(广东省政协、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理事长、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董事长)进行了专访报道,系统介绍了青榄教育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。青榄家长地带今天转载此文,同大家分享。

  南方周末: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近15万所,专任教师300万人,在校生达4078万人,在校生在相应学段的占比约为:幼儿园51%,小学7%,初中10%,中职11%,普通高中10%,普通高校22%。莫道明心系教育事业,一手创办目前已成名校的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,并试水互联网教育,探索教育改革之路,有许多独到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经验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。

  南方周末:许多人在办民办教育,也有很多人选择了让孩子去读民办学校,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民办和公办的区别在哪里。你创办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(简称省实附中),秉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?

  莫道明:我父母都是小学老师,耳濡目染,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从小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我是靠一路读书读出来的,上大学和上研究生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,我从这个大时代得益良多,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作为来回馈这个时代一些东西。

  我创办省实附中的初衷,是践行我的教育理想,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。我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的,我遵从“以人为本”,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。

  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这套教育模式去办学。但值得追问一下: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一个构成?不难发现,它既有对中国传统的零碎的、碎片化的继承,但更多是基于西方的那一套。

  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基于工业文明的,它设计的培养人才模式是为了适应与推动产业的发展。工业之后,社会需要大量的产业的工人、工程设计者、管理者。管理科学也是基于工厂的管理而产生。中国刚好要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时候,大家开始批判孔子,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,结果是,大多数情况下,否定战胜了继承。所以,我们现在的中国教育是西方教育和中国文化碎片化的集合。

  几十年过去了,现在信息文明强调自由、平等、个性跟创造力的培养。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也应该跟紧信息文明的脚步。我们仍维系着以前的这一套教育系统,有很多僵化、不合时宜的地方。

  我个人推崇的教育理念是:“育人在先,教学相长”。学生、老师、家长三者不分主次。高低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,是欢愉的辛苦的过程。一定要告诉学生,学习是辛苦的,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、简单的过程,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个人幸福。如果这个社会大家每个人都幸福了,那么这个社会自然就好。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来筹划我们的学校。

  我们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,根据他们的身心成长的特点来让他们幸福。实际上,我所理解的幸福有两个方面的要素:第一,进入这个校园,他们要喜欢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。第二,老师要可爱,学生要喜欢老师,喜欢传授知识的过程。

  我们都是过来人,当你喜欢这老师,这门课很容易学好。这并不表明老师的学术水平高,高是高在教学水平。老师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欢愉,可以把学生学习的潜力挖出来,让学生容易得到启发。如果一个老师的学术水平很高,但是整天一个苦瓜脸,留给学生一个高高在上的、不可接近的形象,学生不喜欢老师,依然会学不好。让高校著名的育儿博导去教幼儿园学生,就一定行吗?孩子不一定会喜欢。因为如果太过于追求学术,与孩子互动的方法不一定掌握得好。可是让可爱的年轻老师去教孩子,孩子们容易接受。

  南方周末:这些都比较理论化,落到实践中,这些区别如何体现出来,如何能做到“以人为本”?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。

  莫道明:是的,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。我们的落脚点就是“生命化六育”,也就是“艺术陶冶人,体育健康人,科技发展人,生活培育人,心育愉悦人,生态影响人”。

  我们有选修课程,主要为综合实践课和校本选修课。上课时间为每周周三、周四的第八节,每节课时间为一小时。各科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需求设计课程,由年级统一公布。学生根据爱好、需要在本年级或本学段开设的数十种选修课程中自主选课,每学期选课1次,每学期的选修课保持连续性。

  例如,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课程:烹调课。每个宿舍的人为一组,每个人出15块钱,由老师带着全班的同学去买菜,了解社会,熟悉市场。你为人父母,要带孩子去买菜,孩子可能不太愿意跟你去。老师带着去,他们欢天喜地的,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东西。但每个人都喜欢不同的东西,钱只有那么多,他们只能协商、妥协。然后大家用一起买来的食材去做菜,怎么做?怎么合作?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,怎么控制时间?这都是要统筹的。

  我们还要求学生必须把做完的饭菜都吃完,要感受自己劳动的成果,无论味道是好是坏,都不能浪费。每个学生都喜欢这堂课,而且从中学到东西,包括实用的做饭的技巧,还有如何合作、统筹。

  我们对学生还有一些要求:每个学生学会一门乐器、会制作一件陶艺、学会游泳,还要额外培养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。

  南方周末:中国基础教育还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的,让孩子去做这么多事情,好像都是在玩,学习怎么办?学生家长会不会有意见?

  莫道明:高考是一道槛。对于学校的评鉴,究竟以什么为准,见仁见智。我们提出来,20年见高低。一个学生,读完6年中学,4年大学,就过了10年,如果读硕士、博士,就已经过了十七八年的时间。如果本科走出社会,最少也得奋斗10年,人生才有个基本上的雏形。所以高考的成绩和中考的成绩不是一个人人生的总的评价,只是一个路标。

  学习成绩重要不重要?考试重要不重要?我们打一个比方。如果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或者幸福,有10个元素,10个元素我们用100分来划定,一个元素的平均权重为10分。考试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,它可能权重是30分,决定你能不能上大学,能不能上好大学,可能会影响你一生。

  其他9个要素总共70分。30分很重要,但并不是全部,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期间,95%的精力都放在这30分上,就算全取得了,一生可能还是没有大的成就。在他们最有创造力的年纪,压抑别的方面那9个要素的成长,这就是我们目前教育的最大的遗憾。

  这样的制度我们只能做一种改善,不可能做本质的改变。我没有办法改变学生考试的压力和任务,我们没有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,但是我可以让他们把学习的压力少一点,在欢愉中学习。我原来以为,家长看到孩子整体素质的成长会非常的开心,学习成绩可以不太在乎,结果10年下来,我们的调查发现家长对此还是很在意,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,还是以升学率为第一要素的,我也不回避这一点。

  莫道明:差很远。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平起平坐的境地。尽管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地位是平等的,但创造公办民办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,还有很长的路要做。我们想要搞差异化的教育,也没有办法完全做到。一些政策在很多方面把你给限死了。

  不否认,个别的领导是会平等看待公办和民办。但从整体定位和政策来说,很多领导都认为公办是他的“亲生儿子”,民办是拣来、收养的。

  不公正的待遇有很多,现在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在招生顺序、学生的奖项名额分配上面,都是不公平的。比如学校招生要看评级,从独立提前批,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招生,之后才依次轮到省一级学校、市一级学校、新办学校。这是层层等级制的招生制度。评级是有关部门说的算,就算学校有了提高,实力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,也要等待重新评级。而这种评级一停可以停好多年。省实附中目前属于市一级。但评级工作,到目前位置已经停了两年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民办教育要想超越公办教育,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,有一定难度。但话又说回来,民办教育的政策环境也在改善。例如,广州市出了一点扶持的政策,给我们松绑,允许我们70%的生源在省一级招生,这是一个不错的改进。

  省实附中现在招生是通过网络申请和面试的方法,每年的学费约三万五,包括住宿。一年的收入约八千万,除了前期的投入,每年的水电等各种杂费,还有老师的工资占去收入的绝大部分,7年的利润是130万。我办这个学校当然也不是为了赚钱。要赚钱就不办这个学校了。

  莫道明:还是为了践行我的教育理想,互联网教育构想就是省实附中基础上的衍生。我想,我就是再办十个学校,影响力也是在这十个学校里,要想更大范围地对教育有触动,就要超越实体的学校。

  我有教育理想,感受到我们现在这种教育的弊端。自己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,当一旦我有能力的时候,我想做一些改变的尝试,所以办了省实附中。但是确实做下来了以后,仍感觉到自己很多方面有无力感,受到各种掣肘。这种无力感推动了我对互联网教育的构想。在互联网时代,信息文明时代,教育应该怎么办?民办教育应该怎么办?

  我们就想到了技术的应用,希望基于我们学生的身心特点,能够设计一套好的课程,有好的内容,有好的表现形式,进行大量开发和利用,同时要绕过行政体系和公立体系对它的限制与不良影响。因为现在是多中心,也就是去中心,原来是单中心。现在技术手段可以去实现以前没有办法实现的理想,去追求我的教育理想。它的底蕴就是美、爱、责任四个字。

  我们审视一下,很多人在做互联网教育,这些人的背景究竟是什么?绝大多数在做科学技术开发,这帮人不太懂教育,它的底蕴不是教育,是为了上市。把教育做成产业化,究竟它在做教育还是在做技术,自有人去评判。

  举个例子,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,有公司做了在线做作业的应用,但是它们忘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。老师讨厌学生抄作业、考试偷看别人。这种不诚信的行为,整个社会都是谴责的。但是现在你去看看那些作业的网站,孩子用手机把题目一拍,答案就出来了。思考过程、解题思路这些最重要的东西被忽略掉了。解决问题的方法,对一个概念的理解,对一个公式的理解,任何一个都比答案重要得多。但是它恰恰把答案看得最重要,这究竟是鸦片还是线超越各种束缚,回归人本

  南方周末:在线的职业教育一直很火,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培训传统企业在职员工和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。您会参考现在这种互联网+教育的模式吗?

  我们希望形成一个互联网的教育生态。很多人把老师当成计件加工的生产工人,以此来评判他们的价值:一个课件多少钱、所有的课时多少钱。我是不赞成的。我们在互联网如何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,这是很重要的。

  一个东西究竟是不是符合教育伦理,要看是否有教育的情操,是否符合教育的基础理念,老师是不是科学地备课、上课、学习、通过考核拓展他的能力。恰恰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样一种东西的可能性,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情怀去解决这样的问题。

  现在网上也不乏各种课件的资源,但是都很混乱。一个作者的课件,在一个网站上需要付费下载,另一个网站完全免费。有人把名师的课件下载下来,改一改,就变成了自己的。再加上资源没有形成类似数据库的规模、质量参差不齐、格式不统一,想找资料非常难。我们这个平台一定会尊重知识产权,做有质量的原创性的东西,培育公信力。

  我们要解决三个痛点,学生的痛点、老师的痛点和家长的痛点,技术发展到今天提供了可能。滴滴打车,并不是什么大技术发明,只是本质上改变了资源的配置,从而改变了整个行业。智能手机也是,把手机从一个工具,成为了一个平台,成为了你生命不可获缺的一部分。我们就思考能不能把教育做成这样本质有教育内涵、对人性产生影响、生活里愿意使用的一种工具。

  互联网肯定是可以超越学校、超越老师、超越行政体制的束缚与羁绊,重新定义个人跟世界的联系。我畅想的互联网教育,是让你跟世界的关系更加舒服,把所有的时间零碎的时间都加以利用。有人曾经讲过,中国的改革成功的标志就是,教育改革成功,我觉得出路在互联网。

  莫道明:首先一个人的身心成长的特性,从出生到18岁,进行细致的梳理,身心成长在哪个年龄段就根据其特性规划教学任务。

  比如说十岁的孩子,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就十五、二十分钟,而一节课的时间则为四十分钟,老师要讲的东西,在上课前十来分钟,孩子注意力能集中的时候必须讲完,剩下的在玩的中间去体验。了解孩子身心特性,再去设计这个课程,规划掌握的知识点,这些需要科学依据。除了知识传授与学习,剩下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创造力、领导力培养,发展个性。

  再比如我们可以在网上设置预习课题,孩子可以上网进行预习,预习完留下数据,老师可以看到。如果全班80%的人都已经懂了这门课,那么没有必要再听老师讲了,它在网上可以学习,这种做法可以一直到高中。那么不懂的内容怎么办?找老师学习,老师还是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,但是只要求不懂的同学来学习这堂课。已经学会的学生,就可以选择别的课程。基础课程、拓展课程都可以这样做。

  要做好以上的两点,要求老师充分备好课。上课的时间跟备课的时间一比一,这样的老师才教得好。我们就给老师提供充分的备课资源。我们现在基于我们学校的全部老师的课堂,我们都要求上课要形成优秀的课件,而且要用现代技术来做,形成一种优势。还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制定个性教育,每一届学生学习能力、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,老师要对自己的班有掌握。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会经常换课后习题,修改自己的课件。

  还有,孩子到一定年龄,不希望父母看到太多他的隐私,你得了解孩子哪些方面愿意跟你交流,哪里是他的安全临界点?工具的使用、具体的方法,我们一直在研究。

  当然这个平台不仅仅是给老师和学生的,还开适度放给家长。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学习进程,诉求,和他的特点。

  比如说我们有心理测评工具,根据心理学,我就可以对你孩子进行性格分析,配合你希望达到的目标,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孩子的性格曲线。孩子各个年龄段家长所需要关注的节点,都推送给你。比如说你的孩子上初中或小学,那你应该跟他沟通什么,需要用上哪些知识、方法,你孩子有哪些特性,有哪些困惑。掌握了这些,你与孩子可以进行更有效的互动。

  南方周末:您既从事线下教育,又从事线上教育。从线下教育同时又转战线上教育,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  莫道明: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认知并打通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次元壁垒,这是教育行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。

  今天的受教育者基本上都是95后、00后,是互联网原住民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二次元文化的坚定拥护者,他们热爱漫画、动画、游戏、轻小说以及室舞、配音、COS、手办等新鲜有趣的文化形式,自称生活在二次元世界里,把现实世界称为三次元。

  在教育者,也就是60后、70后和部分80后眼中,二次元人群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看不清,摸不透。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,不管是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方式,都截然不同。如果教育者不能突破次元壁垒,不针对二次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,那么教育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,更严重的是会产生断层的隔核并失去他们的信任。

  在互联网时代从事教育工作,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,都应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。比如把教育产品拟人化甚至真人化,用动画、电视、电影、游戏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展现,用二次元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教育产品,减少家长式的强压灌输。

  有人担心学生会沉浸在互联网二次元的世界里不能自拔,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。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。互联网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工具,关键看怎么利用,就像菜刀,即可切菜,也可杀人。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教育学生怎么利用和发展好互联网,那么教育就没有意义可言。站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里,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和包容二次元群体,而非排斥和打压。二次元文化终有一天,会从边缘文化发展成为主流文化。

上一篇: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

上一篇:【能力提升】教育是什么?叶圣陶20句箴言告诉老师真正的教育原来是……

热门文章
贵阳“共筑平安号”地铁消防专列 全国400名乡村扶贫带头人获中国 易北辰:6间房 “网红教主”刘岩的 中国国际商会将组织 经贸代表团 围绕“责任彩票”建设中国体育彩 点点助家(智慧中医健康理疗服务平 莫道明:互联网时代什么是真正的好 省农科院潍坊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花15元中1800万 重庆南岸一购彩 主流新闻媒体网站旅游频道对比分
热门文章
贵阳“共筑平安号”地铁消防专列 全国400名乡村扶贫带头人获中国 易北辰:6间房 “网红教主”刘岩的 中国国际商会将组织 经贸代表团 围绕“责任彩票”建设中国体育彩 点点助家(智慧中医健康理疗服务平 莫道明:互联网时代什么是真正的好 省农科院潍坊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花15元中1800万 重庆南岸一购彩 主流新闻媒体网站旅游频道对比分
Powerd by 阳江信息网 版权所有
冀ICP备1123456号-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冀网文[2012]0123-01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23-1234567